诊断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而诊断实验室工作又是诊断学的核心,临床工作的许多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如病史采集、病历书写、体格检查等)都是从这里开始的。为了搞好诊断学实验室教学,诊断学实验室全体教学人员发扬老一辈“遵医人”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在教学及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坚持每年开学前的师生见面会:
诊断学开课前由实验室主任组织诊断学全体教师与学生见面,介绍诊断学的重要性以及诊断教学的安排、学习方法、注意事项等,以加深学生对诊断学的印象,提高其学习兴趣,并规范诊断教与学。
坚持开学前一月的集体备课,上课前一周的试讲制度:
由分管诊断教学主任、诊断教学组长组织本年度全体教师集体备课,按教学要求,统一内容,规范手法。年轻教师一定要试讲,通过后方能上讲台,同时还不定期请教研室主任及教学督导专家参与并指导。
坚持每次实验课前10分钟的小测:
考试内容主要是前次诊断学理论课基础知识及本次实验课的相关内容,成绩占总成绩的12%,目的在于督促学生对理论课知识的消化吸取及对本次实验预习,以提高学习效果。多年的结果发现,此种教学方法很有效、非常可取。
坚持派一名实验室教师听诊断学理论课:
以掌握理论课教学进度及内容,便于实验课堂小测出题,同时将考试结果,尤其是学生们的不足点反馈给理论任课教师,以便于理论任课教师调整教学进度,加强重、难点的讲解。
坚持实验课结束后对学生体检技能的考核:
体格检查是临床医学的基本功,为了解学生们对其掌握情况,手法是否规范,在实验课结束后,理论考试之前对每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考核。将体格检查内容做成标签(如淋巴结+肺部听诊+神经反射),采用抽签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不足之处进行现场反馈,以提高学生们的体格检查技能。
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以提高教学质量:
年轻教师上讲台前必须通过试讲、技能考核,且每位年轻教师都有一名高年资教师专门指导,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教学期间,坚持学生每次实验课课后及阶段写心得体会
通过每次实验课后学生心得体会,了解学生对当次实验课的理解接受程度、教学方法及学生思想状况,扬长避短,及时解决相关问题,主要通过批改作业留言或下次课堂时直接沟通等方式来交流完成。阶段性心得体会主要反映理论课及实验课总体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理论及实验任课教师,以便进一步整改。
诊断实验教学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把诊断实验教学搞得更好。